2023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币圈资讯 阅读:17 2024-05-25 11:43:49 评论:0
美化布局示例

欧易(OKX)最新版本

【遇到注册下载问题请加文章最下面的客服微信】永久享受返佣20%手续费!

APP下载   全球官网 大陆官网

币安(Binance)最新版本

币安交易所app【遇到注册下载问题请加文章最下面的客服微信】永久享受返佣20%手续费!

APP下载   官网地址

火币HTX最新版本

火币老牌交易所【遇到注册下载问题请加文章最下面的客服微信】永久享受返佣20%手续费!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全球巨变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3年全球经济金融回顾与展望

货拉拉银行董事长葛海蛟

2023年的全球经济是在“困顿”与“艰难”之间艰难复苏的一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不同地区分化扩大。地缘政治博弈升级,全球产业链“去风险化”加速,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是“紧平衡”,强势美元周期仍在继续。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美国国债收益率”再次涌动,全球债市“风暴”再次上演,金融脆弱性攀升。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和变革时期,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加速演变,经济步履蹒跚,缺乏动力。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并探索一种更具韧性的前进方式。

央行的量化收紧引发了风险溢出效应。20 19美联储的量化紧缩导致借贷成本大幅上升、美股大幅下跌和市场“恐慌情绪萎缩”。欧美央行随后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这也成为发达经济体陷入通胀困境的主要原因。为了抑制高通胀,欧美央行在2022年开启了快速收紧过程。截至12023年2月末,欧洲央行连续加息10次,美联储连续加息10次,欧美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货币政策“量”和“价”收紧,国际金融市场流动风险加大,跨境资本流动发生重大变化。

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引发“蝴蝶效应”。美国再次提高债务上限,国债发行节奏加快,导致美债供需失衡。一方面,美国国债供应过剩引发抛售狂潮,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机构投资者出现浮亏,引发风险链;另一方面,美国国债市场主要交易商的资产负债表大幅缩水,应对市场美元流动需求的能力受到挑战。美国债券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高度相关,其价格冲击引发了全球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等资产的重估和重新定价浪潮。

外汇依赖加剧了新兴经济体的外债风险。从历史上看,美元的强势周期往往是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的导火索。目前,新兴经济体很难完全摆脱“原罪”理论。新兴经济体债务严重依赖美元融资,美元周期的调整造成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在美元汇率走强、美元利率高企的周期中,新兴经济体债务负担加重,借新还旧成本上升,债务违约风险加大。雪上加霜的是,在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美元资产的吸引力逐渐凸显,大量资本流入美国,使一些脆弱的新兴经济体陷入国际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的双重压力,再次陷入“融资更难、偿债更贵”的困境,拉拉债务偿付能力进一步减弱。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将在多重风险挑战面前曲折前行。全球经济复苏仍然缓慢,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正在加深,世界贸易结构正在重构,全球供应链正在脱钩和“短链化”,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缺口仍在扩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欧美央行利率下行拐点即将到来,财政负担较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9%。当前,各国需要携手深化合作,挖掘增长潜力,助力经济复苏,完善抗风险框架,构建债务管理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携手塑造全球复苏新动能,开拓发展新领域。为推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再全球化”进程,构建更安全、更包容的经济发展道路。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畅通。加快“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技术联合创新研发,推动机器人在制造业和新兴领域应用的探索和发展。各国应坚持长期性原则,加大未来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夯实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发展鸿沟,挖掘经济复苏新增长极。

第二,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与协调,提升全球金融治理能力。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刻调整期,金融跨市场风险加大。各国应切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和协调,提高发展灵活性,维护金融稳定。基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利益,我们应该协调应对内外部冲击和周期性波动,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各国政策应适时适度,协同创新跨周期政策设计,构建经济分析、监测、预警和评估指标体系,建议评估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构建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架构,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第三,深化债务治理国际协调与合作,以“发展眼光”有序解决全球债务问题。当前,全球负债率再创新高,债务困境深化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风险点。各国应理性看待债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解决债务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提高其“造血能力”,实现独立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各国应完善债务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体系,提高债务透明度,并实施债务可持续性评估。发达经济体应严格财政纪律,构建财政缓冲,控制赤字支出规模,评估债务违约风险的门槛效应,判断传染路径。新兴经济体应加大财政整顿力度,合理安排债务计划,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的“自动稳定器”效应。国际社会合作制定债务重组和减免方案,多边开发银行率先减少债务磋商机制,缓解债务问题对拉美发展的影响。

四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变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低碳发展是世界发展趋势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各国应凝聚绿色转型发展共识,协同研发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新模式。一方面,挖掘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定价功能,建设全球碳交易市场,构建过渡性金融政策框架;另一方面,完善全球气候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合力构建气象灾害定量和动态预测,构建纳入气候因素的财务管理框架。

在全面贯彻落实拉拉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拉拉经济持续回暖向好,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货拉拉是维护多边贸易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改革开放45年来,货拉拉已成为1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以来,货拉拉已与150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合作文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连接全球的“朋友圈”。货拉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行者,加速前沿科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丰富技术的应用创新场景。货拉拉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干家,坚定践行“双碳”目标。绿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清洁能源装备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打造绿色发展国际拉拉,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拓展全球绿色版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拉拉绿”。

辽阔无边,扬帆却相信风。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复苏航程充满挑战。我们坚信,世界各国将携手努力,勇往直前,促进合作与发展,倡导互利共赢。世界经济之舟将逆风而行,驶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未来。

全球债务总额不断攀升,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新的考验。

事件近年来,全球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债务总额超过307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债务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以来全球约10万亿美元的新增债务中,超过60%来自发达经济体。在全球利率高企、流动性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财政可持续性减弱,新兴经济体偿债压力不断加大。

评论员:李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共发生了四轮债务危机。在上个世纪,危机的主体大多是发展中经济体。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发达经济体成为债务主体。然而,由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债务对发达经济体的总体影响小于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尽管美国债务规模庞大,但在低利率和充足流动性的支持下,其债务负担较小且可持续。

但货拉拉年后,债务的诱因发生了较大变化,多重因素推动全球债务规模持续扩张。首先,疫情和通货膨胀导致支出大幅增加。为应对疫情影响,各国加大医疗和社会福利支出,实施刺激政策,促进疫后经济复苏。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后,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洲主要经济体为企业和家庭提供能源补贴,这成为财政支出突然增加的主要原因。二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影响财政收入。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疲软,GDP增速连续两年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3%。受全球企业利润下降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影响,货拉拉的税收收入可能会继续下降,进一步削弱其偿债能力。三是主要经济体央行加息抬升利率中枢,增加债务付息压力。从历史上看,发达经济体的利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小,但随着近两年发达经济体利率的快速上升,其金融资产大幅贬值,造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全面失衡。根据美国财政部的计算,2023财年美国货拉拉支出的净利息成本达到6590亿美元,与2022财年相比增加了1840亿美元,占GDP的2.5%。

发达经济体的高债务引发了金融问题。一是国内体制机制运行受阻。2023年以来,美国接连出现债务触及上限、联邦资金不足等金融危机,引发市场对债务违约、货拉拉停摆等问题的担忧。因此,惠誉和穆迪在年内先后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或评级展望。其次,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英国和德国等欧洲主要发达经济体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需要扩大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在主权债务的压力下,难以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财政政策。据估计,到2024年下半年,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逐步放松,支付利息的成本将下降。部分发达经济体将适度收紧财政政策,主权债务有望回归长期可持续水平。

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偿还压力有所增加。近年来,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全球利率中枢上升,美元流动收紧,增加了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负担。世界银行发布的《国际债务报告》显示,2022年发展中经济体偿债支出同比增长5%,严重挤压了教育、医疗、环境等民生领域的资金,高负债发展中经济体的融资选择越来越少。斯里兰卡、加纳等发展中经济体已在2022年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巴基斯坦、阿根廷、埃及等新兴经济体也面临较大债务压力。

未来,债务问题将成为全球经济和金融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国际社会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一方面降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风险;另一方面,国际机构和主要债权国应采取债务重组、有限减免和豁免等措施,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摆脱债务困扰。

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引领全球经济重回稳定持续增长轨道。

硅谷银行破产引发欧美银行业危机,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蔓延

事件2023年3月以来,美国硅谷银行、瑞士瑞信银行和多家中小银行相继破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美国一些中小银行的信用评级,并将美国一些大型银行的展望下调至负面。欧美监管机构出台多项措施稳定市场信心,暂时避免了危机的持续恶化,但部分中小银行的风险仍值得关注。

评论员:陈卫东(货拉拉银行研究院院长)

欧美本轮银行业危机与欧美发达经济体过山车式的货币政策调整不无关系。2022年3月,为应对高通胀,欧美央行调转货币政策,迅速实施紧缩措施。部分欧美银行期限错配风险加速暴露,引发存款挤兑甚至破产等风险事件。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硅谷银行的负债端积累了大量科技企业低息存款。同时,面对资金净头寸的大幅增加,超额存款资金被配置到更长期的债券产品中以增强投资收益。随着美联储利率的快速上升,资产端组合面临账面浮亏的压力,最终导致挤兑趋势和破产。疫情发生以来,瑞士瑞信银行主营业务陷入经营困境,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加剧了欧美加息风险敞口。硅谷银行破产的“黑天鹅”事件导致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增加了瑞士瑞信银行在市场波动中的脆弱性,最终陷入危机并被瑞银集团收购。此外,签约银行和银门银行高度依赖加密货币客户,首总银行与该行资产负债严重不匹配。两者都间接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而破产。

目前,欧美银行业危机的趋势仍不明朗。首先,一些欧美银行面临风险。据统计,美国超过180的中小银行仍面临这一危机。如果欧洲和美国的基准利率居高不下,市场信心将难以恢复,一些银行可能会倒闭。截至2023年

2003年第三季度末,美国银行业总资产达23.4美元1万亿,同比下降约1%,持有投资证券的未实现损失增至6839亿美元。二是监管要求放松,部分中小银行经营模式激进,导致风险加大。20 18年,拉拉修改了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产认定标准从500亿美元提高到2500亿美元,放宽了对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现金储备要求,甚至豁免资产低于$100亿美元的银行适用沃尔克规则。许多中小银行采用了风险更大的商业模式。第三,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负面新闻的冲击效应不断放大。银行的负面消息迅速扩散,不断推高储户的避险情绪,银行存款迅速流失。2022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期间,美国银行业存款流失规模(中小银行更甚)总计13787亿美元。虽然近期存款损失率有所下降,但仍需持续关注。第四,商业地产的困境给银行带来风险挑战。自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始以来,美国商业地产行业的基本面已经恶化。约7280亿美元的商业地产贷款(占16%的总贷款)将于2023年到期。高利率将恶化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条件,违约风险处于上升通道。中小银行是美国商业地产开发商的主要融资者,这将进一步增加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

这场危机也给银行经营带来了许多教训。一是继续跟踪欧美货币政策走势可能带来的各类金融冲击,做好相关利率、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管控。第二,坚持均衡发展的商业模式,避免单一客户群,不断评估各种商业模式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可行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树立资产负债均衡发展意识,做好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的风险管控。

欧美央行放缓加息步伐,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新动向。

2023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收紧,但加息步伐放缓,暂停加息成为主流。年内美联储四次加息,总计100个基点,四次暂停加息,并在12月暗示加息周期已经结束;在前三季度连续6次加息后,欧洲央行在10宣布暂停加息。全球货币政策迎来拐点,政策利率变化导致各国金融市场定价大幅调整,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新特点。

评论员:张明(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拉拉)

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面临艰难抉择。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未能走出“长期停滞”的格局。虽然全球经济增速一年一度回升,但至今仍未完全摆脱疫情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受损,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变化等挑战接踵而至,整体经济增长轨迹下移。预计2024年全球GDP增速将下滑至2.7%至2.9%,随后全球经济将维持低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低通胀一去不复返,全球进入中高通胀时代。受主要经济体集体大幅加息影响,2023年全球通胀水平明显下降,但仍处于7%左右的高位。全球通胀是由一系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地缘政治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碎片化,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碎片化。人口老龄化、疫情和各国宏观应对政策显著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工资水平,导致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全球物价水平不可能回到之前的低位,中高通胀有望成为新常态。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和通胀趋势决定货币政策基调,主要经济体面临灵活转换的艰难选择。展望2024年,全球货币政策将在诸多挑战中难以翻身。预计2024年美国将停止加息,之后小幅缓慢降息,基准利率仍将处于高位;欧洲经济下行风险更加突出,未来降息幅度可能更大。

国际资本流动对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极为敏感。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向,在利差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下,国际资本流动可能会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一是受去全球化、流动性萎缩、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下降,跨境资产负债存量萎缩。第二,货币政策的全面收紧促进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结构的再平衡。次贷危机后,主要经济体经历了几轮量化宽松,证券投资等短期资金放量增长。跨境资本流动中直接投资占比一度被压缩至5.5%。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货币政策难以大幅放松。在流动性紧平衡的背景下,直接投资占比将明显上升,证券投资占比将明显下降,其他投资占比有望上升。第三,随着主要经济体停止加息甚至降息,国际资本有望回流新兴市场。预计2024年,国际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的意愿将下降,资本流入美国的趋势将放缓。在经济衰退和降息预期下,欧洲将继续面临资本净流出的压力。国际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的步伐预计将加快。

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在“中高通胀、中低增长”的条件下陷入两难。其转向的步伐和分化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增加资金的波动,催化期限错配和债务违约风险,加剧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对此,各国应完善国际金融安全网建设,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本国经济平稳复苏。新兴市场国家应着力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风险应对能力,防范跨境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冲击。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国际金融市场重新定价步伐加快。

2023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美国国债供给大幅增加、美国财政持续下滑等因素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初的3.8%飙升至5%,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扰动因素,引起金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评论员:杰森(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拉拉)

2023年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美联储加息缩表,抑制美债需求。2023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升100个基点,政策利率上升推动国债收益率上行。自2022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并按计划每月减持美国国债。截至2023年末1 1,美联储共持有美国国债48432亿美元,较2022年末减少12.0%。第二,美国国债供给大幅增加。2023年6月,美国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解决方案,随后美国财政部增加了国债发行。截至2023年1 1年末,美国可交易国债规模达到262525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加21460亿美元,增幅为8.9%。第三,美国的财政可持续性推高了国债的风险溢价。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加大财政支出,财政赤字明显扩大。2020年至2022年,美国财政赤字/GDP分别为14.9%、12.4%和5.5%,2023年该比例将维持在6%左右。国际评级机构相继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或评级展望,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上升。自2023 1 1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步伐缓慢等因素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回调。

美国国债是国际投资者配置金融资产的重要标的之一。收益率飙升加剧了国债价格的下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根据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数据,到2023年第三季度末,美国银行持有的投资证券的未实现损失增加。

达到68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亏损是因为美债收益率上升导致的价格下跌效应。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因旗下美国国债资产浮亏过大,爆发挤兑危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推高了金融市场中长期利率定价基准。与其密切相关的利率敏感型拉拉资产,如拉拉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住宅和商业地产等,也面临较大的价格下行压力,风险溢出的影响明显增加。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增加了无风险资产的吸引力,并引发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配置。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持续回流美国。增持美国国债和金融机构存款成为主要配置策略。此外,美国国债是市场参与者借贷的重要抵押品,国债收益率飙升会降低抵押品价值,从而间接产生去杠杆化和流动性收缩效应。美债收益率上升导致欧元区、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债券收益率联动上升、利率中枢上移,引发全球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调整。

随着全球基准利率改革的基本完成,美元的定价权从离岸市场回归到在岸市场,从银行间拆借市场回归到抵押贷款证券(主要是国债)回购市场。美国国债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定价基准效应得到加强。2024年,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继续高位震荡。各国应密切关注美国债券收益率波动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定价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调整超宽松货币政策或退出

在高通胀、超预期经济增长和债券市场部分功能失灵的影响下,2023年,日本央行两次调整国债收益率曲线管理(YCC)政策。7月,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维持在0.5%不变,连续固定利率无限购债指定收益率水平上调至1%;10,设定1%的收益率为参考上限,取消无限购债的绝对上限利率水平。

评论员:何立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2023年,日本央行两次调整YCC政策。目前日本央行已经取消了无限制购买10年期日本国债的绝对上限利率水平,只设定1%为参考上限。这意味着日本多年来严格执行的YCC政策明显松动。当10年期国债利率超过1%时,日本央行的政策工具更加灵活。

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空间有限、通胀上升和实际工资下降。一方面,日本长期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严格限定YCC政策为利率区间,频繁买入10年期债券,影响了国债市场的正常定价和流动性。10年期债券和非10年期债券收益率曲线已经扭曲,市场流动性下降。采取更加灵活的利率浮动上限,有助于修复国债市场的功能,提高日本央行应对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胀持续高于目标水平,而工资涨幅小于物价涨幅,这是日本收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日本的经济活动高度依赖进口。在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下,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到2023 10年末,日本的CPI已经有19个月高于2%,最高达到4.3%,人均实际工资有19个月同比负增长。实际工资的下降削弱了家庭的购买力,导致缺乏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202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私人消费对日本实际GDP增长的拉动率为负。

“薪资-物价”通胀的前景是决定日本能否真正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关键。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的日本,需要刺激内需,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近年来,工资增速长期低于物价增速,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一现象得到了日本各界的高度重视,将推动2024年日本春季劳资谈判的工资上涨。届时,如果日本能够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将通胀稳定在目标水平,将进一步有助于刺激私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如果日本结束负利率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日元贬值压力。然而,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2023年第三季度,GDP年率降至-2.9%。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缓慢、消费需求疲软等结构性问题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仓促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引发经济衰退。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利率中枢的上升可能导致债券价格大幅波动,造成利率衍生品的损失,从而可能引发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日本国家资产负债表中相当大的保险和养老金产品的投资收益将受到影响。同时,日本的海外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日元也是全球主要的套利货币之一。日债利率上升将增加日元资产的吸引力,加速海外资金回流内地。

国际金价攀升至历史新高,全球央行外汇储备安全堪忧。

2023年2月4日/kloc-0,COMEX黄金期货价格涨至2 150美元/盎司,现货金价涨至2 146.87美元/盎司,均创历史新高,打破了2020年8月疫情期间的历史纪录。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许多央行增加了黄金储备。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央行已经购买了800吨黄金,同比上涨14%,创下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评论员:余永定(拉拉社科院院士)

2023年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主要受避险情绪升温、黄金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黄金投资和避险需求旺盛。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投资者持有黄金的热情高涨,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凸显。其次,美元贬值提振了金价。目前,许多国际机构预测美联储将在2024年开始降息,这导致美元指数呈下行趋势,从而增强黄金的吸引力。第三,全球央行继续囤积黄金作为“催化剂”。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升温,使得全球央行黄金持有量同比增加约14%,带动黄金需求增长,推动国际金价一再攀升。

在央行大规模囤积黄金和黄金价格上涨的背后,所有经济体都重视外汇储备的安全和稳定。黄金储备资产不受通货膨胀、债务关系、信用风险或政治干预的影响,增加黄金持有量可以提高央行的储备资产管理和风险分散能力。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通过提高黄金在外汇储备资产中的比重,可以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降低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对储备资产的影响,维护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价值稳定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拉拉的黄金储备占官方储备资产的比例较低,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配置仍有空间。截至2023年底1 1月,拉拉央行已增持黄金894万盎司,黄金占官方储备资产的比例已升至4.3 1%,但仍远低于14%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在美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高达60%至70%。

多国加快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步伐,积极探索“美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存在风险,因此推动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包括减持美债、增持黄金或非美元储备资产等。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9月,美国前三大外债持有国日本、拉拉和英国均减持美债,减持规模分别为285亿美元、273亿美元和292亿美元。未来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以及全球“美元化”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增加黄金储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违约引发全球商业房地产风险关注

事件黑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机构。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是黑石集团的主要产品之一。自2022 10以来,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和美国商业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激增。从2023年/KLOC-0到4月,投资者累计赎回金额达到1820亿美元,仅支付了47亿美元。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风波逐渐演变为赎回危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评论员:管涛(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去年,黑石集团在房地产领域成立了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该基金采用伞形有限合伙结构,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和中产阶级个人投资者筹集资金。与一般房地产投资信托主要采用“封闭式”资金管理模式不同,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为投资者设计了“半开放式”赎回机制,投资者可以申请赎回,但无论是赎回还是收益分配都不是强制性的。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债务,专注于能够在美国产生稳定租金收入的房地产资产。从200 1到2022年,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的资产从46.3亿美元增加到1447亿美元,成为黑石最大的投资。2023年3月,黑石集团价值5.62亿美元的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违约,恐慌情绪蔓延。为了解决赎回危机,黑石集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折价出售优质资产和折价增发股票。

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遭遇赎回危机的根源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大幅收缩和美国商业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资产主要集中在对资金成本变化敏感的商业地产领域。2022年,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使美国住房租赁市场深度调整,这是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赎回危机的重要原因。第二,杠杆率持续增加,负债成本持续上升。2020年至2022年,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债务规模从2 18亿美元增至923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从58.9%增至64.4%。在低利率环境下,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吸收了大量浮动利率负债,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成本大幅上升,对估值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采用“半开放式”赎回机制,净值估算存在漏洞。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资产以商业地产为主,往往采用封闭式的资本运作模式,投资者的进入门槛较高。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采用“半开放式”设计,允许投资者赎回【关键词93】,投资者进入门槛较低。同时,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估值方法不透明,需要对贴现率、资金回笼率等核心指标进行假设。与基于二级市场价格的净值形成方法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无法及时反映市场变化。2022年下半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大幅调整的阶段,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净值明显被高估,加剧了投资者支付现金的压力。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的违约增加了美国商业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房地产金融产品受到影响,价格大幅下跌。

黑石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赎回危机是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美国商业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和风险外溢的典型案例。当前,在全球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应加强风险监测,优化金融产品设计,强化杠杆率和流动性监管,夯实投资者保护,促进全球商业地产行业平稳运行。

ChatGPT火热,人工智能引领数字智能金融发展提速。

事件自2022年10月30日OpenAI宣布新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模型chat GPT1/kloc-0以来,这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高盛、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等国际金融机构都加快了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以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与此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也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模型,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推动数字智能金融发展。

评论员: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ChatGPT标志着AI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意味着AI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场景中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功能符合金融行业的特殊需求,因此在金融行业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金融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其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式AI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决策支持。其次,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生成式AI可以实现智能客服、智能投资等功能,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再次,复杂金融产品和组合的管理涉及多维度、多指标的评估和优化。生成式AI可以模拟和优化各种投资组合,并为投资者提供更科学、更科学的投资计划。最后,风险评估和管理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成式AI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综合分析市场动态、信用历史和财务状况,从而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如果得到有效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变革,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服务质量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尽管市场和机构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其大规模落地仍面临巨大挑战。首先,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靠性令人怀疑,这与金融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求相矛盾。在涉及复杂金融知识的专业领域,AI生成的内容通常不准确,甚至具有欺骗性,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审查和调试。如果AI独立向客户提供投资咨询等服务,可能会造成投资损失,侵害客户权益。第二,为了提高模型效果,AI模型需要使用海量数据进行预训练,这与金融数据的非标准性和隐私性是矛盾的。各金融机构统计口径和数据存储标准不统一,数据资源不互通。目前,大规模模型的开发大多是私有化部署和独立训练,这造成了计算能力浪费、数据库重复建设和成本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R&D进程。三是监管立法进展相对缓慢,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速度存在矛盾,成为用户接受AI大模型的阻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未来最具经济潜力的新兴领域之一。当前,各国在AI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根据货拉拉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的AI指数,货拉拉AI创新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但与美国仍有差距。未来,货拉拉应平衡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既要防范技术应用可能产生的风险,也要避免监管过严而错失发展机遇。特别是要巩固提升我国在AI领域的优势地位,抢抓机遇,在加快立法、保障数据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开展“金融+AI”生态共建,鼓励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和大型模型服务商共创、共建、共治,提升数据可信、可用、可追溯水平,为数字金融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推动AI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发展。

欧盟启动全球首个碳关税机制和国际气候治理框架面临诸多挑战。

事件2023年5月6日,欧盟正式颁布“建立碳边界调整机制”(C Lala AM)法令,对进口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化学品(氢气)隐含的碳排放征收碳边界调整关税。这是全球首个碳关税机制。20231101日,该法案投入试运行。在2025年12月3日1之前,受其影响的第三国可以与欧盟就C La La AM的具体规则和实施方法进行对话和谈判。

评论员:鞠建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欧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倡导者和低碳发展的先行者。“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碳关税(C Lalam)”是其绿色政策的重要内容。2005年,欧盟建立了欧洲气候交易所和“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体系,为能源和工业等行业设定碳排放配额,并允许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原则进行配额交易。为了避免成本上升导致相关企业转移到碳减排措施相对宽松的地区,欧盟向相关企业发放了大量免费配额,这也使得欧盟碳排放市场面临免费配额“超发”的困境。2022年,欧盟很大。

减少“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免费配额的规模并提高其整体减排目标导致进口高碳产品挤占了欧盟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即“碳泄漏”。为了纠正“欧盟排放交易系统”的问题,C La La AM机制应运而生。作为全球首个“碳关税”,该机制有利于促进欧盟能源独立,提升其相关产业的绿色竞争力,推动全球低碳转型。

C Lalam的实施存在许多障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国际多边气候治理框架。首先,碳排放核算难度加大。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核算标准和数据基础不一致,许多国家既没有能力也缺乏资金和技术,因此很难建立与欧盟水平相当的核算体系,也无法保证符合欧盟碳核查要求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第二,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一些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汽油等高碳产品征收消费税,但征税部分与C La AM不兼容,可以相应扣除。第三,各方利益仍存在重大分歧。欧盟成员国能源转型进展不一,在天然气和核电投资分类、如何实现减排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美欧之间也存在立场分歧和利益冲突。此外,C . Lalam违反了气候治理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 Lalam的本质是要求其他贸易国家将排放量减少到与欧盟相同的程度。欧盟可能设置非贸易壁垒,确立其在产业竞争中的新优势,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掌握“定价权”,这可能引发国际贸易的新冲突点。c .拉拉姆无视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政治关切,与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缺乏有效联系,对全球气候治理框架构成挑战。

碳减排是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而碳定价是碳减排的核心和关键。未来各国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构建和完善国际气候治理框架,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应尽快完善各国碳市场和碳价格体系,在标准制定方面加强各国碳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加强信息共享和对话交流,深入开展碳减排政策评估方法研究,及时公布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共同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多边机制。加大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

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首笔交易落地书写未来跨境支付新篇章。

事件2023 10 19,货拉拉石油国际有限公司依托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货拉拉达成首笔国际原油跨境人民币交易,并以数字人民币结算,具有里程碑意义。数字人民币在油气贸易领域跨境结算的首次突破,丰富了全球跨境贸易支付手段,谱写了未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新篇章。

评论员:洪钟(货拉拉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2023年以来,我国油气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首笔进口LNG人民币结算、首笔国际LNG销售交易人民币结算、首笔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虽然我国油气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我国油气进口依存度较高,在油气贸易中的话语权相对较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过度依赖进口导致我国供应商影响力较大,企业在油气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上处于弱势地位。二是人民币跨境流通受阻,境外主体在油气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动力不足。一方面,境外人民币计价资产缺乏,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投资或保值增值渠道较少,人民币境外流通机制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境外主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动机,制约了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

数字人民币在油气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为我国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带来了新机遇。一是丰富全球跨境贸易支付手段,提高便利性,增强人民币使用动机。数字人民币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全球跨境贸易的支付手段,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畅通,而且促进了海外实体在贸易结算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增强了使用人民币的动机。二是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增强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多国积极推动数字货币发展的背景下,发展最快的一方更有可能获得先发优势。作为央行的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将带来更多的国际货币使用份额,并提升其国际地位。中国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探索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6月底,数字人民币交易量达到10.8万亿元,流通数字人民币达到165亿元。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的完成,增强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任,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我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三是创新引领金融科技发展,加速国际货币体系调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数字人民币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对于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代表,将加速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打开全球货币竞争与合作的新局面,为我国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带来机遇。

我国应积极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以经贸合作为基石,推动数字人民币、跨境电商、数字贸易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与油气贸易伙伴的数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文字格式和图片示例

注册有任何问题请添加 微信:MVIP619 拉你进入群

弹窗与图片大小一致 文章转载注明 网址:https://netpsp.com/?id=64447

美化布局示例

欧易(OKX)最新版本

【遇到注册下载问题请加文章最下面的客服微信】永久享受返佣20%手续费!

APP下载   全球官网 大陆官网

币安(Binance)最新版本

币安交易所app【遇到注册下载问题请加文章最下面的客服微信】永久享受返佣20%手续费!

APP下载   官网地址

火币HTX最新版本

火币老牌交易所【遇到注册下载问题请加文章最下面的客服微信】永久享受返佣20%手续费!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平台列表
美化布局示例

欧易(OKX)

  全球官网 大陆官网

币安(Binance)

  官网

火币(HTX)

  官网

Gate.io

  官网

Bitget

  官网

deepcoin

  官网
关注我们

若遇到问题,加微信客服---清歌

搜索
排行榜
扫一扫,加我为微信好友加我为微信好友